工程名称: 上海松江南站楼板加固5000平方
施工内容:碳纤维布加固;
使用产品:加固博士品牌产品碳纤维布、碳纤维胶;
项目情况: 上海松江南站因长期使用及客流量增加等因素,部分楼板出现不同程度损伤,影响结构安全与正常运营。为此开展 5000 平方楼板加固工程,选用加固博士品牌的碳纤维布与碳纤维胶进行加固。加固后,楼板承载能力大幅提升,可从容应对密集客流,降低安全风险,保障松江南站交通枢纽功能稳定高效运行,为旅客出行筑牢安全防线 。
一、工程背景:超负荷运转的交通心脏
上海松江南站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高铁枢纽,日均客流量超过 3 万人次,节假日高峰更是突破 5 万人次。这座承担着城市交通命脉的建筑,如同一位长期负重前行的 “老黄牛”,因年复一年的高强度使用,部分楼板出现了严重的 “健康危机”。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、钢筋生锈、结构承载力下降等问题,就像人体骨骼出现骨质疏松,随时可能引发安全事故。
经专业检测,候车大厅、进站通道等客流密集区域的楼板承载力下降了 20%-30%,就像原本能扛起 100 斤的肩膀,现在只能勉强支撑 70 斤。这种状况不仅影响车站的正常运营,更对旅客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。为了让这座交通枢纽重新焕发活力,一场 “骨骼修复手术”——5000 平方米楼板加固工程正式启动。
传统的加固方法(如用钢板加固、增加混凝土层等)就像给建筑 “打石膏”,不仅施工时间长、重量大,还会影响建筑外观。而这次工程选择的碳纤维加固技术,就像给建筑穿上了一件 “隐形防弹衣”,既轻便又高效。
-
轻便如羽,强度如钢
碳纤维布的重量只有普通钢材的四分之一,但抗拉强度却是钢材的 7-10 倍。想象一下,用一根头发丝粗细的碳纤维丝,就能吊起一辆小汽车!这种材料贴在楼板上,就像给建筑缠上了一层 “魔法绷带”,既能增强结构强度,又几乎不增加重量。
-
施工神速,不扰运营
传统加固方法可能需要停工数月,而碳纤维加固采用 “粘贴 + 滚压” 的简单工艺,每天可以完成 500 平方米的施工。松江南站的工程仅用 20 天就全部完工,就像给病人做了一场微创手术,在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下治好了病。
-
长寿耐用,抵御侵蚀
碳纤维材料具有超强的耐腐蚀性和抗老化能力,配合专用的碳纤维胶,能抵御酸雨、油污等侵蚀,使用寿命可达 50 年以上。这就像给建筑打了一针 “长效疫苗”,让它在未来半个世纪里都能安心 “工作”。
工程中使用的加固博士碳纤维布和碳纤维胶,就像一对 “黄金搭档”,共同为建筑安全保驾护航。
-
碳纤维布:
选用东丽 T700 级碳丝编织而成,虽然每平方米只有 300 克(相当于一张 A4 纸的重量),但厚度仅 0.167 毫米,却能承受巨大的拉力。它的单向编织结构就像人体的肌肉纤维,能精准地沿着楼板受力方向 “发力”,哪里需要加固就 “靶向治疗” 哪里。
-
碳纤维胶:
这是一种双组分的高性能胶水,就像 “超级粘合剂”,能把碳纤维布和楼板紧紧粘在一起。它的渗透力极强,能深入混凝土的微小孔隙,形成 “机械锁合”,就像无数只看不见的手,把碳纤维布和楼板 “拧成一股绳”。
-
质量保障:
材料通过了欧盟 CE 认证,每一批次都经过严格的抗拉拔检测。就像给运动员做全面体检,确保每一块碳纤维布都能在关键时刻 “不掉链子”。
整个加固过程就像一场精密的手术,每一步都有严格的操作规范。
-
表面清理
先用角磨机打磨楼板表面,去除灰尘、油污和松动的混凝土,就像给伤口清创。对于宽度超过 0.2 毫米的裂缝,用压力注浆的方法注入修补材料,就像给伤口填充 “愈合剂”。
-
涂刷底胶
在清理干净的楼板上涂抹一层薄薄的底胶,就像给皮肤涂防晒霜,既能保护楼板,又能增强碳纤维胶的附着力。
-
粘贴碳布
按照设计尺寸裁剪碳纤维布,采用 “多层交叉粘贴” 的方法(每层之间错开 20 厘米以上),就像给伤口缠绷带,一层叠一层,增强加固效果。然后用专用滚筒反复压实,挤出气泡,确保碳纤维布和楼板完全贴合。
-
质量验收
施工完成后,用专业工具检查粘贴是否紧密(行业标准空鼓率不超过 5%)。就像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,确保每一处加固都万无一失。
经过加固的楼板,承载能力大幅提升,就像给建筑换上了一副 “钢筋铁骨”。原本只能承受 70 斤的肩膀,现在又能轻松扛起 100 斤的重量。这不仅保障了车站的正常运营,也为旅客的出行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。
这项工程的成功,不仅为上海松江南站带来了新的生机,也为类似的建筑加固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。它证明了科技的力量可以让老旧建筑 “返老还童”,继续为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。
建筑不仅是冰冷的钢筋混凝土,更是承载人们生活和梦想的空间。上海松江南站的楼板加固工程,用碳纤维材料的 “柔性力量”,守护了千万旅客的出行安全。这不仅是一次技术的胜利,更是对城市温度的诠释 —— 让每一座建筑都能在岁月的长河中,继续温暖地服务于人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