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背景
某中学综合楼建于上世纪90年代,楼层为5层,主要用于教学和办公。由于建筑年久失修,同时检测发现部分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不足,且未满足现行抗震设防标准,因此被鉴定为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
。学校决定在暑期对该建筑进行加固,确保师生安全,并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。
现场检测与评估
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加固方案,项目团队对建筑进行了全面检测,主要内容包括:
1. 混凝土强度检测:通过回弹法和钻芯法,发现部分梁、柱混凝土强度劣化。
2. 钢筋分布检测:采用钢筋扫描仪确认钢筋位置和数量,发现局部构件钢筋配置不足。
3. 结构稳定性评估:通过有限元分析模拟地震作用下的建筑反应,结果显示该综合楼的抗震能力不足。
结论:综合楼需进行抗震加固和局部承载力提升 。
加固方案
基于检测结果和使用需求,团队制定了一套经济高效的加固方案:
1. 碳纤维布加固
• 应用部位:楼板、梁底和剪力墙表面。
• 加固原理:碳纤维布具有高强度、轻质量和优异的抗拉性能,可有效提升构件的抗弯和抗剪能力。
• 施工步骤:
1. 对加固区域表面进行打磨处理,确保粘贴质量。
2. 涂刷高性能环氧树脂胶,贴附碳纤维布,并确保气泡排除。
3. 固化后进行验收,确保粘结强度达标。
2. 植筋与钢板加固
• 应用部位:部分柱子和梁的节点区域。
• 施工方法:通过钻孔植筋及外包钢板方式,提高节点的承载力与延性。
3. 新增抗震构件
• 在建筑两侧增加抗震墙体,提高整体结构刚度,优化抗震性能。
施工难点与解决措施
1. 工期紧张
• 学校要求在暑期内完成施工,以免影响新学期使用。施工团队采用分区、分时段作业,并合理调配人力物力,确保按时完工。
2. 噪声控制
• 施工过程中采用低噪声设备,并严格控制作业时间,尽量减少对周边教学活动的影响。
3. 质量把控
• 严格执行现场验收制度,对每道工序进行检测验收,确保加固效果。
改造成果
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,该综合楼顺利完成加固改造。改造后,建筑的抗震能力和使用安全性显著提升,并通过相关部门验收。以下是主要成果:
• 抗震能力提高:综合楼达到了现行抗震设防标准,能够抵抗设防烈度下的地震。
• 使用功能优化:新增抗震墙后,教学空间布局更加合理。
• 绿色节约:相比新建建筑,加固改造节约成本约30%,施工期间产生的建筑垃圾较少,更环保。
学校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场所,校园建筑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师生的生命财产。通过科学的检测和加固改造,可以有效延长建筑寿命,提升安全性和使用价值。希望这个案例能为更多学校建筑加固提供参考,共同守护校园的安全与美好。